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晚年可谓凄惨至极。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最终只能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更令他痛苦的是,耳边不断传来\"认贼作父\"的谩骂声,而他毕恭毕敬侍奉的\"父皇\"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此刻正用凶狠的目光瞪着他,指责他\"孝顺\"不够。这种内外交困的处境,让这位开国之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饱受煎熬。
在历史评价中,石敬瑭常被称为\"史上最大的汉奸\",这个称号并非空穴来风。正是他主动将燕云十六州这片战略要地拱手让给契丹,导致中原王朝在之后数百年间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这一决定对两宋王朝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燕云十六州的丧失,使得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北方铁骑的威胁之下,为后世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展开剩余87%那么,石敬瑭为何要做出如此重大的让步?他认作\"父亲\"的\"贼人\"又是何方神圣?要理解这段历史,我们必须回溯石敬瑭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即便时光倒流百次,恐怕连石敬瑭自己都难以想象,一个出身庶族的沙陀人最终能够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沙陀人原本是活跃在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部落。安史之乱后,他们逐渐东迁至河东地区,成为唐朝重要的雇佣军力量。晚唐时期,这个民族不断融合突厥、吐谷浑、回鹘、党项等少数民族,实力迅速膨胀。在李克用的领导下,沙陀军发展成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割据势力。
石敬瑭就出生在李克用统治下的太原城。从高祖到父亲,石家几代人都在唐朝为官,是一个典型的汉化庶族家庭。虽然地位不及豪门士族,但也算得上书香门第。在尚武的沙陀人中,石敬瑭显得与众不同。他性格沉稳内敛,酷爱读书,尤其痴迷兵法韬略。正是这份才学,让他得到了李嗣源的赏识,不仅被招为心腹,更成为了李嗣源的女婿。
李嗣源作为李克用的养子,是晚唐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攀上这门亲事后,石敬瑭的仕途开始平步青云。他以\"左射军\"统帅的身份南征北战,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惊人的勇猛。在二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石敬瑭屡次在绝境中杀出血路,多次救下李存勖(李克用之子)和李嗣源的性命,创造了诸多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公元923年,后梁灭亡,李存勖登基称帝,建立后唐政权。作为开国元勋,石敬瑭与李从珂(李嗣源养子)同列一等功臣。然而好景不长,唐庄宗李存勖因猜忌心理开始处处打压李嗣源,使后者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公元926年,魏博发生兵变,平叛的元行钦屡战屡败,李存勖不得不请李嗣源出山平叛。
祸不单行的是,大军刚至前线,李嗣源的部下就发动哗变,将他劫持,并胁迫他联合魏博叛军在河北称帝。老谋深算的李嗣源假意应允,却在途中成功脱身。此时他面临艰难抉择:是回洛阳向李存勖请罪,还是另谋出路?李嗣源天真地认为,自己是被迫的,皇帝应该体谅他的处境。
关键时刻,石敬瑭挺身而出劝阻道:\"作为主帅,部下叛乱您难辞其咎。如今朝廷正想对您不利,若贸然回京必遭不测,不如举兵一搏。\"平日沉默寡言的石敬瑭,此时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智慧。他敏锐地洞察到后唐内部斗争的残酷性,断定李存勖与李嗣源已无和解可能,唯有兵行险着才能求得生机。
李嗣源如梦初醒,终于下定决心起兵。令人意外的是,他率领的叛军势如破竹,几乎兵不血刃就推翻了李存勖的统治,自己登基为帝,史称唐明宗。然而讽刺的是,登上皇位的李嗣源仿佛被李存勖附体\",同样沉溺享乐,宠信奸佞,导致朝堂之上党争不断。
公元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的长子李从荣谋反,年迈的皇帝在惊恐中驾崩。叛乱平定后,李从厚继位,是为唐闵帝。这位新君延续了前朝的\"光荣传统\",在内斗的烈火上又浇了一桶油。他试图铲除义兄李从珂,却反被对方打得丢盔弃甲,连都城都丢了。
走投无路的李从厚只得投奔姐夫石敬瑭。石敬瑭虽然收留了他,但这位落难皇帝仍摆着架子,指责石敬瑭不忠。其实李从厚的指责不无道理,此时的石敬瑭确实心怀二志:既不想与李从珂为敌,又不愿背弃小舅子。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李从厚竟先发制人对他动手。被逼无奈之下,石敬瑭反戈一击,将李从厚擒获并交给李从珂。李从珂当机立断处死了李从厚,自立为帝,史称后唐末帝。
短短十年间,后唐更迭了四位皇帝: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唐闵帝李从厚、唐末帝李从珂。猜忌的毒瘤继续蔓延,李从珂登基后立即将矛头指向了石敬瑭。
这一切都是藩镇割据的恶果。虽然唐朝已经灭亡,但藩镇的遗毒仍在肆虐。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都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他们虽为前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手中的兵权始终令人不安。李从珂内心充满恐惧:自己不过是李嗣源的养子,既然养子可以称帝,那么作为女婿的石敬瑭岂不更有资格?这个危险人物必须除掉。
被软禁在洛阳的石敬瑭度日如年,连请求返回太原的勇气都没有。在恐惧的折磨下,他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眼看丈夫形销骨立,他的妻子向母亲曹太后哭诉:\"我家石郎忠心耿耿,皇帝这是要逼死他啊!\"曹太后心疼女儿女婿,便向李从珂求情。由于李从珂由曹太后抚养长大,这份情面他不得不给,最终同意放石敬瑭返回藩镇。
李从珂虽骁勇善战,政治智慧却出奇地低下。既然怀疑石敬瑭,就该果断除掉;既然放虎归山,就该设法笼络。但他接连犯错,在放走石敬瑭后仍不断施压,甚至常在酒后公开威胁。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回洛阳省亲后准备返程,醉醺醺的李从珂质问道:\"这么急着回去,是不是石敬瑭要造反?\"
生性谨慎的石敬瑭在李从珂的步步紧逼下终于爆发。公元936年,他拒绝执行李从珂的调令,更公开要求李从珂将皇位归还李嗣源的子嗣,双方彻底决裂。石敬瑭深知不是李从珂的对手,本欲苟且偷生,如今被逼到绝境才不得不反。但仅凭他的力量如何对抗朝廷?
答案是没有胜算,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卑躬屈膝。但他找到了强大的外援——契丹人。当中原战火连年时,草原上的契丹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契丹国。此时在位的是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一个对中原沃土垂涎已久的野心家。
为获得契丹支持,石敬瑭不惜抛弃尊严,向比自己年轻十岁的耶律德光称\"父\",并承诺割让燕云十六州。正愁找不到南下借口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不仅白得一个\"儿子\",更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差点激动得反过来叫石敬瑭\"爹\"。
在契丹铁骑的帮助下,石敬瑭大败李从珂,后唐灭亡。石敬瑭戏剧性地成为后晋开国皇帝,却因向契丹称臣而被称为\"儿皇帝\"。为讨好\"父皇\",他奴颜婢膝,进贡不断,还充当契丹的打手。此举激怒了刘知远等节度使和士族阶层,他们纷纷自立门户,成为后晋政权的劲敌。
内外交困之下,石敬瑭在位仅六年就忧惧而死,终年五十岁。
发布于:天津市富腾优配-在线炒股杠杆-炒股票加杠杆-股票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