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问计划#上周我在厨房跟茄子“较劲”,炒出来的玩意儿差点把自己送走——油放了满满一勺,茄子却越炒越干,颜色黑得像被烟熏过的煤球,我家娃凑过来瞅一眼,皱着眉头说:“妈妈,这茄子是从外星来的吧?怎么比我的铅笔还黑?”
气得我摔了锅铲找邻居张叔——他在食堂做了三十年厨师,炒的烧茄子端出去,连挑嘴的大爷都能多吃半碗饭。张叔听完我的吐槽,拍着大腿笑:“傻丫头,你犯了烧茄子最忌的错——直接下锅!茄子要是不先‘降降火’,能不吸油发黑吗?”
茄子的“脾气”,得先摸透
张叔说,茄子这货看着软乎,实则是个“吸油小能手”——它的肉质里全是蜂窝状的小孔,就像块浸了水的海绵,直接下锅炒,热油一钻进去,立马把孔填满,炒出来的茄子又干又吸油,还容易氧化变黑。
“那你得先给茄子‘挤挤水’!”张叔搬来小凳子坐我旁边,手把手教我:“选对茄子是第一步,长茄子比圆茄子强——长茄子肉质松,像泡发的馒头,一腌就出水;圆茄子紧实得像块砖,腌半天都没动静。”
展开剩余70%他教我挑茄子要捏“软硬度”:捏起来有点弹性,不是硬邦邦的,表皮有层淡淡的白霜,这种茄子新鲜,易出水。切的时候别切太薄,滚刀块最好——块大点儿,腌的时候不容易碎,炒的时候也能保持形状。
关键一步:腌茄子,把“吸油孔”堵上
接下来才是重点——切好的茄子要用盐腌10分钟。我照着做,抓了把盐撒在茄块上,用手抓匀,没一会儿就看见茄子渗出好多水,黄黄的,像茄子汁似的。
“别心疼这水!”张叔说,“这些水就是茄子吸油的‘罪魁祸首’——你把水挤出来,茄子里的蜂窝孔就变小了,炒的时候油进不去,自然不吸油。”
挤水分也有讲究,别用挤面巾那种暴力法,用手轻轻攥成团,挤出多余的水就行,保留一点水分,茄子炒的时候才不会太干。挤完的茄块放在盘子里,我发现它比之前缩小了一圈,颜色也变浅了,不像之前那么暗沉。
炒的时候,火候和油是“辅助”
腌好的茄子要怎么炒?张叔说:“油要少,火要大——锅里倒一勺油就行,烧到六成热,把茄子倒进去,大火快速翻炒。”
我试了一下,茄子刚进锅就“滋啦”一声,表面迅速裹上油,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吸油如命”,反而越炒越软,颜色保持浅黄。张叔说:“大火能让茄子表面快速定型,锁住里面的水分,这样就不会发黑,还能保持嫩度。”
调料要简单,别放太多酱油——放一点生抽提鲜,一点糖中和咸味,最后撒把蒜末,香味一下子就飘出来了。炒好的茄子软嫩嫩的,咬一口能尝到茄子的甜,没有一点苦味,颜色还是清清爽爽的浅黄,不像之前那样黑得吓人。
娃连吃两碗饭,我终于赢了
端上桌的时候,我家娃本来在玩玩具,闻到香味凑过来:“妈妈,这茄子怎么不黑了?”夹一筷子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软软的,甜甜的,比上次的还好吃!”那天他吃了两大碗米饭,连盘子里的茄子汁都拌着米饭吃光了。
张叔说的没错——烧茄子不吸油不发黑的秘密,不是靠什么贵食材,而是摸透茄子的“脾气”,把它的“吸油孔”堵上。以前我总觉得做茄子要放很多油才香,其实不是,只要处理对了,少油也能炒出香嫩的茄子。
其实做饭就是这样,不是食材难搞,是你没找到跟它“相处”的方法。茄子不是天生爱吸油,是你要先帮它“排排毒”;茄子不是天生会发黑,是你要先帮它“按住”氧化的脚步。
昨天我又做了烧茄子,邻居阿姨来串门,尝了一口说:“你这茄子炒得比我家那口子做的还强!”我笑着说:“不是我会,是大厨教的好。”
你们做茄子有没有啥“踩坑”经历?比如炒得黑黢黢,或者吸油吸到崩溃?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下次我能帮你支支招~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腾优配-在线炒股杠杆-炒股票加杠杆-股票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