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每段的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基本维持相近:
---
桀,名癸,另有别称履癸。桀是他的谥号,因此史书上称他为夏桀,乃继帝发之后的第十七代夏朝君王。当桀即位时,夏王朝的内政已陷入混乱,内忧外患不断交织。一方面,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整个国家危机重重。然而桀对这些危机却似乎视而不见,不仅没有整顿朝政,反而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肆意挥霍,过着奢靡无度、沉醉声色的糜烂生活。
古籍中记载,桀“掠尽百姓之财”,耗费巨大资源“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这些建筑材料全部取自珍贵稀有的美玉,堪称奢华至极。其中“倾宫”形容新宫殿规模宏大,高耸入云,仿佛随时会倒塌,气势非凡,令人震撼。
考古发现表明,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被普遍认为是夏桀的都城。在二里头遗址中,2号宫殿基址北墙外发现了至少一座始建于这一时期的大型建筑遗迹;而在2号、4号、6号宫殿基址附近,也有多座宫殿基址的线索。这说明在1号宫殿废弃后,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期于宫城东部重建了一整组宏大建筑群。
展开剩余81%夏人自古有嗜酒的传统,但因饮酒常致失误,夏朝开国之君大禹曾颁布禁酒令,劝戒百姓节制饮酒。但这条禁令并未被后代严格执行。《墨子·非乐上》引《武观》记载,启“沉湎于酒,荒废狩猎”,到了桀时,他对饮酒的沉迷更甚,达到了极致。
《大戴礼记·少间》记载:“桀不效先王之明德,纵情酒色,荒淫无度。”《新序·节士》记载,桀曾建造巨大的酒池,宽广到能让船只航行,酿酒残渣堆积如山,绵延长达七里。“一鼓而牛饮者”多达三千人之多,规模令人惊叹。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大量饮酒用具,如觚、爵、盉、角、斝等。且大多数随葬的墓穴中均有酒器随葬,显示当时饮酒风气极其盛行。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一国之君,桀的荒淫无道自然导致诸侯效仿。《竹书纪年》记载,夏桀时代洛氏不断扩建奢华宫殿与宏大园池,工程日益繁重,导致百姓无法休息,耕作失时,民不聊生,饥荒频发。
不仅如此,桀还沉溺美色,荒废政务。为了征伐有施,有施国君为求自保,献出美女妺喜给桀。桀视妺喜如珍宝,极尽宠爱,甚至为她兴建“倾宫”,装饰“瑶台”,满足她的各种奇怪嗜好。据说妺喜喜欢听绢帛撕裂的声音,桀命宫女从国库搬出大量绢帛,专门撕给她听,还放任妺喜为所欲为。
妺喜也称末喜。《列女传》载:“末喜者,夏桀之妃也,美色绝伦但品行败坏,行事放荡无道,妇人之行令丈夫心乱,佩剑带冠。桀弃礼义,沉湎美色,聚集美女、艺人、侏儒、轻佻之徒于宫中,营造奢华淫靡的音乐与宴乐,日夜饮酒,无休无止。桀将末喜置于膝上,听命其言,昏乱失道,骄奢任性……颂曰:末喜配桀,维乱骄扬。”
后来,桀又征伐岷山氏,岷山氏战败后,为保全自身也献出美女琬、琰。夏桀如获至宝,特命刻上两人的名字于宝玉,彰显珍爱。得新欢后,桀弃妺喜于洛水边的别宫,妺喜因被冷落而生背叛之心。
桀对美色的贪恋远不止于几人,他几乎想将天下美女尽数收为后宫。《管子·轻重甲》记载:“桀时,女乐三万余人,晨起于端门,乐声响彻三条大街。”虽“三万”不一定是精确数字,但足见桀后宫女子众多。
桀沉迷奢靡生活,给身边阿谀奉承的小人们充分施展机会,如干辛、歧踵戎、赵梁等皆是劝人作恶的奸佞之徒。夏朝如临悬崖,朝中奸佞们仍称“无伤”,甚至呼喊“乐万岁”或“未央”,桀甘愿“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不过,仍有清醒的大臣看到危机,敢于劝谏。关龙逢见桀荒政暴政,便上前劝诫:“古之明君身行礼仪,爱护百姓,节约财用,故国安身寿长。如今君主滥杀无度,杀人似草芥。若不改正,天罚必降,惩治难逃。望君革过自新!”关龙逢说毕,仍留朝堂期待桀悔悟。桀不但不听,反怒将关龙逢下狱。
桀在深谷建造“长夜宫”,男女混居,十旬不出朝政。结果一场大风扬沙,夜间便将宫谷填满,耗费巨大财富的宫室顷刻化为废墟。
桀未吸取教训,仍执意建瑶台。关龙逢不畏牢狱之灾,二度苦谏:“吾民如天有日,日若亡我亦亡。”桀固执己见,斥其妖言惑众,竟将关龙逢杀害以儆效尤。随后更多耆老进谏,桀同样视为妖言,处死劝谏者。孔子曾痛斥桀“自满无极,狂妄不节,残害黎民如草芥”。
桀的暴政令朝野惶恐,贤良大臣郁郁不得志,只能默默忍受。太史令终古见桀暴虐滥杀,带着天象仪器入宫演示天象异象,警告桀天意已降大灾。终古“执而泣之”,桀却浑然不觉,任由暴乱加剧,终古无奈逃投商汤。
周部落首领公刘见夏桀乱政滥杀,为避祸,自渭河流域北迁戎狄荒原,变革风俗,图谋发展。
伊尹亦曾苦劝桀:“君不纳谏,大祸将至,亡国无日矣!”桀拍案大笑:“吾掌天下,如日常升,日不亡我,我不亡也。”没想到夏民竟指太阳咒骂:“太阳何时灭亡?我愿与君共亡!”
桀的倒行逆施使群臣皆心生离意。《韩诗外传》记载群臣为避祸相唱:“江水汹涌,舟楫倾覆,我王败亡,我等乐向商亳,商亳亦强盛。”又唱:“乐兮乐兮,乘马驾车,风光无限,去恶从善,何乐不为!”
桀终致众叛亲离,昔日强盛大夏如风中残烛,随时坍塌。桀却浑然不觉,继续东征西讨。除了有施、岷山,夏桀十一年召诸侯于今山东泰安一带会盟,因缗氏中途逃归,遂灭其国,灭亡今山东金乡一带的有缗国。
夏桀四处征伐的无道行为激怒诸侯,豫北冀南的商族领袖成汤见机而起,挺身而出……
——本文节选自李琳之《晚夏殷商八百年》,为便于阅读删减注释,欲了解详细注释请参阅原著。
---
作者简介
李琳之,历史学者,著有《中华祖脉》《家国往事》《祖先,祖先》《元中国时代》《前中国时代》等十余部著作。其代表作《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及《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构成了公元前4000年至前1046年完整的上古历史体系,结合考古学与文献学,首次系统揭示黄帝至商朝灭亡的三千年历史脉络。
《前中国时代》入选商务印书馆“2021历史好书60种”;《元中国时代》获“2020百道原创好书榜年榜·人文类”及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读者投票第二名,历史回响类别第一名;《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出版后,连续入选长安街读书会、百道网、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社会科学网及今日头条等多个权威推荐书单。
---
这样改写的风格你觉得如何?需要调整语气或字数吗?
发布于:天津市富腾优配-在线炒股杠杆-炒股票加杠杆-股票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