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选本,收录了自东周至明代的222篇经典散文,其中不少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以下是部分广为人知的大作:
先秦时期
- 《左传》中的名篇:如《郑伯克段于鄢》(讲述郑庄公与共叔段的权力斗争,情节生动,人物刻画深刻)。《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讲述了郑国大夫烛之武在秦国军队兵临城下时,凭借其出色的口才说服秦穆公退兵,成功化解了郑国的危机。《曹刿论战》(记录齐鲁长勺之战,体现曹刿的军事智慧)。《烛之武退秦师》(展现烛之武凭辩才劝退秦军的外交谋略)。
- 《战国策》中的名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自身经历讽劝齐王广开言路)、《唐雎不辱使命》(唐雎面对秦王威胁,坚守国土尊严)。《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触龙以巧妙的方式说服赵太后,让她的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以换取齐国的援助,展现了触龙的智慧和口才。
- 诸子散文:如《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体现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中的《逍遥游》(充满奇幻想象,阐述“无所待”的逍遥境界)。
秦汉时期
- 李斯《谏逐客书》:以历史和现实为据,劝谏秦始皇不要驱逐客卿,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 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报任安书》、(或作《报任少卿书》)司马迁回复友人任安的信,倾诉因李陵事件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和发愤著书完成《史记》的心路历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名句振聋发聩。《项羽本纪》(节选“鸿门宴”等段落,塑造了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廉颇蔺相如列传》(包含“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经典故事)、《屈原列传》(歌颂屈原的爱国情怀与高洁品格)。
- 贾谊《过秦论》::文章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指出秦朝因为不施仁义,最终导致灭亡,强调了仁义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
- 诸葛亮《出师表》:向后主刘禅陈述北伐的必要性,言辞恳切,体现忠诚与担当。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王羲之《兰亭集序》:既是书法名篇,也是散文佳作,描绘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 陶渊明《桃花源记》:虚构了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寄托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李密《陈情表》:以孝道为由推辞做官,情感真挚,委婉动人。
唐宋时期
- 王勃《滕王阁序》这篇骈文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辞藻华丽,意境深远。
- 韩愈的散文:如《师说》(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杂说四·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 柳宗元的散文:如《永州八记》中的《小石潭记》(描绘自然景色,寄托孤寂心境)、《捕蛇者说》(借捕蛇者的遭遇揭露苛政之害)。
-杜牧《阿房宫赋》: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宏伟建筑的描写,批判了秦朝的暴政,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文章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 刘禹锡《陋室铭》:这篇短文通过描写简陋的居室,表达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文章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 欧阳修《醉翁亭记》:以“与民同乐”为核心,语言清丽,意境优美。
- 苏轼的散文:如《赤壁赋》(泛舟赤壁,议论人生,充满哲理)、《石钟山记》(强调实践出真知)。《后赤壁赋》与《前赤壁赋》相比,这篇文章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苏洵《六国论》: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论述了治国之道。
- 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流传千古,体现远大抱负。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司马光反对新法的长信,措辞委婉而立场坚定,是书信体驳论名篇。
元明清时期
- 刘基《卖柑者言》:借卖柑者之口,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官僚。
这些作品涵盖了议论、叙事、抒情等多种文体,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富腾优配-在线炒股杠杆-炒股票加杠杆-股票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