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悲剧人生与\"七出之条\"的必然结局
在《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中,王熙凤的命运被概括为\"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暗示了她最终被贾琏休弃的悲惨结局。值得注意的是,\"哭向金陵\"并非指她返回金陵故里,而是描绘了她被休后向娘家王家求助却惨遭抛弃的凄凉境遇。这个细节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婚姻破裂后的无助处境。
王熙凤同时被婆家和娘家双重抛弃的人生悲剧,表面上看是命运的无情捉弄,实则源于她平日的所作所为。她聪明过人,才干超群,本可成就一番事业,却因性格中的致命缺陷而自毁前程。她生性霸道专横跋扈,为人阴险毒辣,处处以私利为先,最终众叛亲离。这些性格特质为她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展开剩余74%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社会,休妻必须符合\"七出之条\"的规定。虽然这些条款常被用作休妻的借口,但王熙凤的所作所为确实与多条戒律相吻合。作为贾王两大家族的重要成员,休妻本是有损颜面之事,然而王熙凤的恶行实在太过明显,让人无法视而不见。具体而言,她主要触犯了以下三条:
首先,在\"妒忌\"方面,王熙凤表现得尤为突出。她对贾琏纳妾之事怀有极深的嫉妒之心,不仅严加防范,更对尤二姐及其腹中胎儿痛下杀手。这种极端行为在重视子嗣传承的封建家庭中,无疑是难以饶恕的重罪。
其次,在\"偷盗\"方面,王熙凤利用管家之便中饱私囊。她挪用府中公款放高利贷,借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这些行为都严重违背了家规族法。在注重家族声誉的封建大家庭里,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尤为可耻。
第三,关于\"淫\"的指控虽缺乏确凿证据,但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引诱贾瑞并最终害其丧命的行为,确实让她难逃\"养小叔子\"的嫌疑。这种暧昧关系在重视伦理纲常的封建社会里足以成为休妻的充分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贾琏在尤二姐死后就发誓要报复王熙凤。当时王熙凤与贾瑞私下往来的证据确凿,若再加上贾蓉、贾蔷等人的证词,她更是百口莫辩。焦大醉后怒骂的\"爬灰,养小叔子\"虽无实据,但在那个年代,这种流言蜚语就足以毁掉一个女子的名节。
在封建伦理观念下,即便王熙凤坚称是贾瑞主动勾引,也难以洗脱嫌疑。更严重的是,她害死了贾瑞——荣国府一脉的宗族成员。贾瑞作为贾代儒的独孙,其身份非同一般。贾代儒是荣国公之子,贾母的小叔子,他负责的学塾正是荣国公所建。贾瑞病重时,贾代儒直接向荣国府求取人参而非宁国府,这一细节更印证了他们的亲缘关系。
从家族谱系来看,贾家祖籍金陵,宁荣二公立功后才举家迁往京城。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提到,宁国公和荣国公各有四个儿子。贾代儒作为荣国公之子,三代单传只有贾瑞一个孙子。贾瑞品行不端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王熙凤以如此极端的手段置其于死地,确实过于狠毒。
脂砚斋的批语指出,王熙凤不念宗族血脉之情,堪称贾府第一罪人。若再算上她害死尤二姐腹中胎儿之事,这个评价确实不为过。她的这些暴行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因尤二姐之事,王熙凤彻底得罪了宁国府的贾珍、尤氏和贾蓉三人。贾蓉作为\"毒设相思局\"的参与者,掌握着王熙凤的诸多把柄。在第六十九回中,贾蓉的言行已经暗示要对王熙凤不利。贾琏也决意要摆脱王熙凤的控制,届时宁国府众人必将全力相助。从他们秘密迎娶尤二姐一事就可看出端倪。
综上所述,王熙凤罪证确凿,连娘家也无力回天。贾琏只需禀明贾母、贾赦,罗列罪状,就能名正言顺地在宗祠休妻。这一结局既是封建礼教下的必然,也是王熙凤性格缺陷导致的恶果。她的故事警示后人:为人处世当留余地,切莫因一时之快而自绝后路。
发布于:天津市富腾优配-在线炒股杠杆-炒股票加杠杆-股票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